微信網店策略大剖析

DSC04303

中國微信用戶至今突破7億人,有意打入內地市場的香港商家,如何通過微信網店,將公司品牌、產品推廣到內地?內地消費模式改變之快,若香港商家只繼續沿用過往的營銷模式,將資源集中於實體業務,或依賴分銷商銷售,生意難以保證有穩定銷路。在內地從事網絡營銷十年經驗的「思學社」麥梓峰(Patrick)指,香港商家若有好產品,值得用微信拓展,建議抓緊這幾年銷售至國內的機遇,因為機遇不會持續很久,5年後預視內地很多品牌都已建立了名聲,到其時港商要打入內地市場就不容易。

現時內地的主流消費模式是怎樣?
P:中國在手機支付方面領先全球,非現金付費已成文化。在14億中國人口中,微信有近7億活躍用戶,他們主要為中高端顧客,由富豪到大學生也會用微信;即使在內地大城市賣豆漿的小販,有些也不收現金,以微信收費。

01

騰訊研究院指,1988年後出生的「網絡原居民」(28歲或以下),為現時人口比例的約20%,他們將會是社會的主要消費者。一般都在網上購物,即使行街,都先在網上搜索,鎖定好心水店舖,到該店看一看實貨,看罷也未必會在店舖買,實體店的功能轉型於是成為「showrooming effect」。故現今做生意的經營模式應是:80%考慮網店,20%考慮實體店,因為網上開店成本低,在適當時候再設實體店,才有機會成功。

然而大多香港商家不了解中國消費者,到目前只有少數商店接受微信支付,大部分大品牌都未開始步署,香港小型商家應加快推出。此外,香港金管局一個多月前已經向微信發出儲值支付工具牌照。相比起日、韓的全部大商場都已接受微信支付,港商實在落後了。

現時,大多港商如何將產品銷售到內地?
P:香港商家對網上營銷、中國市場環境不太熟識。例如香港一些實體店賣月餅,多找分銷商賣,沒有直接銷售予消費者的渠道,若只依靠分銷商,永遠聽不到消費者的意見,也不知道賣到哪裡去。現時全中國都在網上訂購月餅,然而一些香港老字號月餅店今年才如夢初醒,知道網上銷售的重要,今年才進行網上銷售。

香港有不少商家都想擴充業務至內地,你有何策略建議?哪個網上銷售渠道最合適?
P:傳統企業家多年來投資了實體渠道,然而消費者行為改變得很快,他們必須明白要轉型才會成功,建議投放較多資源和精力於網上營銷。香港年青創業家想營銷至內地,除了要了解中國最主要網站、了解消費者的消費模式,也要參與市場,只是作旁觀者是無感覺的,必須參與其中。

營銷至內地的最佳策略是開微信網店,結合公眾帳號,用朋友圈做生意。十年前若你用淘寶、天貓成本低、競爭不大,然而現今用淘寶、天貓已有點過時。而且在天貓開店投資很大,如開服裝店要支付10-20萬的按金予阿里巴巴,(如賣假貨、或遭投訴,會從中罰錢)且現時由於市場已飽和,天貓也未必再接受小商戶開店,只會選大品牌入駐;而淘寶假貨多、鬥便宜,香港商家沒甚麼優勢。

加上,淘寶、天貓的玩法是按評級、排名、流量,若你贊助平台舉辦的活動,才能保證列在排行榜高位,愈有錢的商家就愈容易玩這遊戲;就像實體商家,有資本投放高上架費,就可出現在最好的位置。

然而騰訊不是玩這套,它沒有官方評分制度,故微信更公平,商家自由度更高,就看你是否願意投放心機建立品牌,考驗大家的真功夫。故現時戰場已轉到微店,而微信亦是中國人最主要的溝通途徑。

對於香港商家,開微信網店有甚麼好處?
P:微信公眾帳號,就相等於Facebook的fanpage,絕大部分香港中小企都未開設。開通微信公眾賬號後,可以開設一個微店,假若你開了微店,好處如下:
一. 收款方便:中國消費者支付人民幣,香港商家則收取港幣,當中已自動結算,且香港商家賺內地人錢,不需繳付內地稅。
二. 售後繼續宣傳:客戶一旦買過你的產品,就自動成為你微信公眾帳號的粉絲。即使內地顧客回到中國,仍會繼續收到你品牌的訊息,如電子優惠券;若你只得門店,顧客再回來光顧的機會就很低。